第1803章
叶坤也能理解阿依曼女王,毕竟,人家的皇子还小。
人家的任务,是守护楼兰,不是跟着叶坤,去为华夏开疆拓土。
每个人的使命都不一样,也叫人各有志。
叶坤还特意抽了两天时间,陪着阿依曼女王,还有阿依波,游览涿郡的城里城外。
二月十五,叶坤的先遣队,正式出海。
这一次,先遣队规模就很庞大,有五千男女新兵,还有五百多技术人员、五百多医疗人员,携带了大批的设备。
叶坤送走先遣队,又和文阿秀商量《叶坤大典》的事情。
修建大典,是一件大事,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工程。
叶坤希望,编写一部《永乐大典》那样的神书,永久流传下去,作为文化遗产,留给后人。
目前,大典修撰工作,已经正式立项,修撰委员会已经成立。
为了这部大典,还特意新建了一个万国图书馆,占地两百多亩,招募各方面的人才。
文阿秀汇报工作:
“皇上,诸子百家的经典,都是现成的,倒是不需要我们过分操心。百家学派的掌门人,都已经开始了整理校订,约定一年之后,将典籍送到万国图书馆。可是我觉得,百家学派的典籍太多了,如果全部收录大典,是不是太庞大了?”
百家之中,墨家没有什么典籍。
还是公孙二娘这些年,带着一些弟子,深挖墨家历史,稍稍发扬光大,现在才有了可怜的几本著述。
可是道家的典籍,太多了。
林林总总,几百部煌煌大作。
还有儒家和其他学派,加起来,怕是有几千部典籍。
叶坤笑道:“文老师别害怕,以前的典籍,都是记录在竹简木牍上的,看起来汗牛充栋,其实用纸张印刷,也没多少。现在的一本书,可以排版三十万字,相当于几百卷竹简。”
文阿秀点头:“这个我知道,可是我们的大典,真的要包含这么庞大繁杂的百家典籍吗?”
“既然号称大典,当然要庞大了。”
叶坤认真地说道:“华夏文化,源远流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要传承下去。至于典籍里面的对与错,留与后人说。
因为战乱,因为保管不善,我们的很多古籍,都在渐渐消失。这时候编纂大典,非常有必要。那些远古甲骨文,也不易保存,我们要留下拓片,印刷在书页上,保存下去。”
文阿秀笑道:“这个工程,非常浩大,皇上要亲自召开大典编纂筹备大会,给大家打打气,表示最高的慎重,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才好做。”
“这个没问题,你安排一下,几天之后,召开大典筹备大会。我会带着太子和诸葛洪,还有九部大臣,全部出席。”
编修大典,的确工程浩大,没有皇帝定调,难以成事。
文阿秀点头,去安排筹备宣传大会。
好在参与编著大典的文化专家,都在万国图书馆,召集起来也很容易。
叶坤则抽空,叫来冰冰,询问文艺工作。
冰冰说道:“皇上,现在的华夏文艺,空前繁荣。大街小巷,有井水处就有歌声。小学学堂,也有音乐课和美术课,专业的艺术学校,已经有了三所。
除了大城市之外,有一半的郡县,都组建了文艺团队,巡回演出。还有民间团队,活跃在集镇乡村和田间地头。。。。。。
交址和天竺等地,都有文艺歌舞团,华夏礼乐,已经传播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