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重生59年,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 第1013章(第1页)

第1013章(第1页)

第1013章

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想留在城里?

能去县里工作,都算是祖上冒了青烟。

二人说话之际,李卫民脱鞋坐到床上,单手揉着下巴。

徐海涛打趣道:“我说你小子又搞什么名堂,整出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给谁看呢。”

“是不是想着明天怎么和韩伯当搞好关系,弄到大量的优质种子?”

“主任,我在想另外一件事情,怎么搞好副业生产。”

李卫民淡淡道:“罗主任的一句话给我打开的思路,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这肉的厚度是不一样,老大哥走了,咱们东北的工业发展我觉得会更快。”

“说说看,没有老大哥的帮助,我们的工业发展速度怎么会更快呢?”

徐海涛兴致勃勃地说道。

李卫民笑了笑,说道:“放眼整个阵营,工业实力最强的国家肯定是老大哥,可是放眼国内,哪里的工业条件最先进,肯定是咱们东北。”

“我估摸着接下来,两批人会源源不断地来到咱们东北,第一批人是那些逃荒的盲流子,第二批人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他们的出现能有效地弥补老大哥撤走技术专家对我们的工业发展所构成的影响。”

房间中的三个人,唯有李卫民清楚接下来还会发生哪些事。

不久以后,大批南方建设者会前往北大荒进行技术帮扶,各省市派出无数的技术干部和工人,全力提高东北的工业基础。

徐海涛深以为然,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田铁匠完全听不懂李卫民话中的意思。

“按照你的想法,优先发展咱们自己的工业能力,等到我们的工业项目全部完成,再反哺其他省份的工业发展,嗯,上级确实有可能这么安排,不过这些和副业生产有什么关系呢?”

徐海涛说道。

“大有关系。”

李卫民笑道:“南方人越多,大河村的卖鱼买卖才能越红火。”

“你是准备组织人手,继续去大河水库捞鱼,然后将这些鱼卖给县里的农机厂,供应给来自南方的工人和技术专家?”

这一回,田铁匠总算能接上话了。

去年,李卫民带着大伙浩浩荡荡地去城里拉粪,顺路卖了几千斤活鱼。

李卫民摆摆手,说道:“大河水库的鱼是有限的,如果咱们不加节制地频繁捕捞,我想用不了半年,鱼就会被咱们捞光。”

“还是罗总那句话说得对,少了张屠夫,老子们也不吃带毛猪!”

想要将卖鱼副业倒腾起来,不能一味地盯着大河水库。

从古至今,南方都有着鱼米之乡的美称。

吃鱼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饮食习惯,又是一种能够化解思乡之情的方法。

大河水库的鱼属于野生繁殖,数量有限,不能频繁捕捞。

如果能借着这次来省农科院办事的机会,请几名渔业方面的专家到大河村指导工作。

李卫民觉得大河村就能搞出一条像模像样的养鱼副业。

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将养鱼副业搞起来。

听说许多南方人喜欢吃淡水鱼。

这不是巧了嘛。

东北的淡水鱼品质,绝对是没得挑

只要有副业,李卫民就有油水可捞。

顺便还能把小舅子郭文斌的工作给安排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